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管理入口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机构
专业设置
师资队伍
联系我们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工作
教学科研
教学管理
科研信息
实验室管理
精品课程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考研学子
政策法规
招生信息
就业信息
就业指导
研究平台
重点实验室
川东分中心
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校友之窗
规章制度
党团制度
行政制度
实验室制度
1
2
3
4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机构
专业设置
师资队伍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骆俊晨
骆俊晨,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毕业于韩国浦项工科大学新材料工程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分子材料界面润湿性设计,液态金属直写打印与图案化研究,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设计以及在柔性触觉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先后以第一作者/共同一作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
刘丹
刘丹,女,中共党员,博士,202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在ACS Macro Letters,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Polymer等期刊上发表了5篇SCI论文。
陈立立
陈立立,女,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主要从事中药小分子活性成分筛选及其分子靶标识别与作用机制解析研究,擅长构建肿瘤、慢性肾病和脓毒症等特色疾病模型,具备从分子、细胞到整体动物水平的系统性药效评价能力。
邹松松
邹松松,男,博士。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及合成药物的作用靶点与机制探究,涵盖网络药理学、毒理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致力于从系统层面解析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郑子龙
郑子龙,山东潍坊人,理学博士。2003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2016年博士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大学,曾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麻生明院士课题组,美国普渡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Negishi教授课题组从事科研工作,研究领域包括:1. 具有抗流感病毒活性的三氮杂茂及噁二唑衍生物的合成;2. 具有潜在抗菌活性的恶唑烷酮衍生物的合成;3. 氮杂环丙烷的加成反应;4. 钯催化的联烯反应以及以联烯为原料的二氢呋喃的合成。
王民权
王民权,男,汉族,陕西杨凌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主要从事储能和压电陶瓷的开发与利用工作。先后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Advanced Science》《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篇。
校凯
校凯,男,汉族。博士毕业于广西大学物理学专业,期间主要研究金属/半导体直流摩擦纳米发电机和微波介质陶瓷。在校期间获2021-2022和2022-2023学年度广西大学“优秀学生(学术科技类)”荣誉称号(前10%),2024年优秀毕业生。目前已发表专利10余篇,SCI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6篇。
祝思频
祝思频,女,汉族,博士,江西鹰潭人,研究方向为矿冶二次资源利用、水环境污染处理和功能材料。参与过相关方向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EI论文2篇, SCI论文4篇。
张伟
张伟,男,汉族,四川广元人,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博士、博士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博士后。长期从事于环境领域中水处理膜研发和修饰、高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运用、电化学分离等工作。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申请美国专利1项,多次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如NAMS)并做口头报告2次。
詹晓雨
詹晓雨,女,汉族,博士。主要从事光、电条件下的有机合成方法学,近年,在《Green Chemistry》《organic chemistry》《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等国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
共115条
首页
上页
1
...
5
6
7
8
9
...
12
下页
尾页
版权所有 @ 2020 四川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南滨路三段406号 | ICP备案号:蜀ICP备06020089号-1 、网警备案号:51170003000124